开头先把关键信息写清楚:姓名、联系方式、求职意向,比如直接写“非数字领域体验设计师”。最好加句简短的定位标签,比如“服务体验优化|空间与用户流程设计|五年行业经验”,这样容易让人记住。要是能说句实在的设计理念,比如“就想做让人觉得舒服又安心的线下体验”,会显得更真诚有力。
教育背景不用太复杂,写清学校和专业就行。如果学过服务设计、用户体验、空间规划相关的课,或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提一嘴能加分;参加过相关的专业培训、短期课,也可以写上,显得更专业。
工作经历按时间倒着排最好,每段经历别写空话,重点说你干了啥、带来了啥改变。比如“给某商场重新规划顾客走的路线,让大家在里面待的时间多了20%”“优化医院挂号流程,患者平均等的时间少了30%”——用数字说话,比“我做得很好”这种模糊的话管用多了。
项目案例是最能证明你实战能力的部分,挑两三个有代表性的,能覆盖不同领域就更好了。每个项目先简单说背景和目标,比如“解决图书馆里找书不方便的问题”;再提提设计过程,比如怎么调研用户、怎么想方案、怎么落地;重点说能算出来的成果,比如大家满意度涨了多少、效率快了多少、业务有没有增长;最后说清你在项目里具体负责啥。
技能部分把核心能力列出来,比如用户研究、画服务蓝图、设计流程这些;会用的工具,像PPT、Sketch,也可以写。还有沟通协作、项目管理这种软技能,也别忽略,同样重要。
要是拿过行业奖项、去做过公开演讲,或者组织过工作坊,放在简历最后就行。记得给个人作品集加个链接,方便招聘的人点进去,深入看看你的设计过程。
写的时候多留意招聘信息里的关键词,比如“服务设计”“体验优化”“用户旅程”,把这些词自然地融进去,更容易符合对方的需求。语言别啰嗦,重点内容可以适当加粗;排版要干净清晰,看着舒服。
千万别写空泛的自我评价,比如别说“我擅长用户体验设计”,不如说“我通过跟用户聊天、分析路线,把零售店的布局优化了”。另外,别扯太多数字产品设计的经验,除非跟目标岗位直接相关,不然反而分散重点。
现在越来越多行业重视非数字领域的体验设计了,好简历不光要显专业,还得让人看到你懂“人”、关注体验细节。平时多留意线下场景,多琢磨,定期更新项目案例,简历自然会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