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到底担心啥?招聘的人对数字游民的顾虑其实挺实在的:时差会不会影响沟通?网络稳不稳定?能不能按时交活儿?要是求职意向里只写一句“可远程办公”,又拿不出具体的东西证明自己靠谱,HR多半直接就划过去了。
有效的说法,不是强调“我想在哪儿工作”,而是“我在哪儿都能高效干活”。比如有个自由开发者就这么写:“过去两年一直在给硅谷的初创公司远程做后端开发,每天有4小时时区重叠,项目全都按时交了,没耽误过。” 这可比光说“接受远程”有说服力多了。
咋让HR放心?
1. 证明你有远程协作的经验
要是以前跟跨时区的团队合作过,一定要写上。比如:“之前跟柏林的团队用Slack和Trello搭伙干活,我负责亚太区的市场运营,项目还提前两周完成了。” 就算没正经远程工作过,提提自己接的自由职业活儿或者线上合作的案例也行。
2. 秀秀自我管理能力
公司怕远程工作的人没纪律性,所以求职意向里可以加几句具体的管理方法,比如:“用Notion管任务,每天同步进度,我在巴厘岛待着的时候,照样完成了3个品牌的全案策划。”
3. 说清楚自己有稳定的工作条件
HR会担心网络、设备、时差这些问题,主动说明白能少不少麻烦。比如:“我备了双屏的工作站,还有全球4G的备用网络,不管是跟欧洲还是北美对接,时间上都能配合。”
不同职业咋说更合适?程序员:“全栈工程师(可远程),之前给加拿大公司做过SaaS产品,UTC-5到UTC+8的时间都能协作,代码审查最多俩小时就给反馈。”设计师:“UI/UX设计师,过去一年远程接了5家海外客户的活儿,用Figma实时合作,客户满意度95%。”市场营销:“数字营销顾问,熟门熟路跨时区带团队,我在东南亚待着的时候,给欧洲公司做的SEO策略,让他们流量涨了40%。”
别光说想自由,不提负责任。“想边旅行边工作”这话听着就不靠谱,换成“灵活的工作环境能让我更有创意,效率更高”,就专业多了。工作时间说不清楚是大忌讳,要是时差实在大,直接说清楚能在线的时段:“可以配合美东时间早上9点到下午1点在线。”跨国工作得合规,涉及到签证或者税务的话,可以提一句:“我了解葡萄牙的数字游民签证,能在当地合法工作。”
数字游民写求职意向,核心就是让公司相信:你在哪儿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儿能干好。与其一个劲儿说“我想在哪儿办公”,不如用具体的例子证明“我在啥地方都能高效工作”。毕竟,对公司来说,能出结果才是真格的。
(小窍门:简历里附上自己的个人网站或者作品集,比空口说白话“我靠谱”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