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高管拿高薪,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毕竟他们扛的责任不一样——公司往哪儿走、做什么决策、怎么应对市场风险,都得他们拍板。万一决策错了,公司可能亏大钱,甚至直接垮了。就像之前有家科技公司,CEO带着团队啃下了关键技术,公司市值一下子翻了倍,这种情况下他拿高额奖金,谁都觉得合理。但问题是,很多公司的薪酬规则藏着掖着,员工根本不知道高管的奖金跟业绩到底啥关系,只看到“公司喊着困难,高管照样赚得盆满钵满”,能不别扭吗?
员工不满,很多时候是因为“不知道内情”。之前有家制造企业,因为市场不好,说要全员降薪“一起扛”,结果年底高管却因为“完成止损目标”拿了大笔奖励。基层员工全懵了:明明公司效益比去年差远了,高管凭啥还拿这么多?后来才知道,董事会年初就定了“少亏就是赢”的考核标准,可这事儿压根没跟员工说过。你说这事儿办的,“共克时艰”不就成了笑话吗?
要解决这问题,公司得把薪酬这事儿摆到明面上,别搞暗箱操作。第一,高管拿多少奖金,得有明确的标准,比如利润增长了多少、战略目标完成了多少,不能光说“他贡献大”这种模糊的话。其次,普通员工的付出也得被看见,不能只让高管吃肉,基层连汤都喝不上。可以搞点项目奖金、利润分成,让员工也能跟着公司一起赚。就像有家互联网公司,专门设了“攻坚奖”,不管是技术部突破难题,还是销售部搞定大客户,只要干得好都能拿额外奖励,员工干活的劲头一下子就上来了。
另外,关于工资奖金的事儿,别等发钱的时候才说。有些公司每季度都会开薪酬说明会,跟员工讲清楚“公司钱怎么分、为啥这么分”,甚至允许员工提疑问。这么做不仅能减少猜忌,还能让员工明白“我多努力一点,收入就能多一点”。毕竟,真正的“共克时艰”,不是让员工单方面吃亏,而是让大家都知道“我付出了,就能有回报”。
其实看一家公司值不值得待,看它的薪酬制度就知道了。如果高管的钱跟公司业绩牢牢绑在一起,普通员工的辛苦也能换来合理回报,那“共克时艰”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大家一起往前冲的动力。现在做生意都不容易,只有把钱分公平、分透明,公司才能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