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刻意疏远,但要学会在情绪上设防,当对方开始倾情演出时,内心要记得,这是他的戏码,不是你的剧情。就像看一场话剧,可以欣赏,但不必上台配合表演。这份心理上的疏离,能让我们始终保持清醒。
"戏精"同事往往擅长渲染情绪、制造氛围,而客观的数据和具体的工作进展是最好的"消戏剂"。当对方开始夸张地描述工作难度时,可以平静地回应:"根据计划,这个任务还需要完成三个步骤。"把对话拉回到具体的工作层面。
如果对方总是试图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或是将工作矛盾戏剧化,需要温和而坚定地表达:"我们直接讨论解决方案吧。"不必配合他们的情绪起伏,把注意力始终放在解决问题上。
避免在公开场合直接否定或指责,即使看穿了对方的表演,也要给予基本的尊重。可以这样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不过我们现在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推进工作。"既认可了对方的情绪,又把话题引导到正轨。
在团队协作中,建立清晰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制能有效减少表演空间。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范围,定期检查工作进展,让成果说话而非演技。当工作透明度提高时,夸张的表现自然会失去市场。

学会分辨哪些需要回应,哪些可以忽略。不是每场戏都需要观众,有时适当的沉默是最好的回应。当对方发现自己的表演得不到预期的反应时,往往会自动转换方式。
保护自己的情绪能量不被消耗至关重要,与这样的同事相处会格外耗费心力,记得在工作之余找到放松的方式。可以是在楼梯间深呼吸片刻,或是下班后与正能量的朋友小聚,及时补充消耗的心理能量。
如果情况影响到正常工作,可以寻求上级的支持。但要注意方式,不是抱怨同事的性格,而是客观描述对工作的影响:"这个项目的沟通效率有待提升,建议我们可以优化协作流程。"
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专业态度,不参与办公室的是非议论,不传播同事的戏剧化表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职责。时间久了,大家自然能看到谁在认真做事,谁在专心演戏。
职场如戏,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角色。与其被卷入别人的剧情,不如专心演好自己的部分。毕竟,真正的专业从来不需要夸张的表演,踏实的工作自会证明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