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步入职场的大学生,在投递简历,找工作、面试岗位之前需要对职场里面的信息有所了解。掌握足够多得信息才能更好得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了解每个职业,每个岗位的具体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任职要求、职业定位等内容,才能清楚自己是否能胜任该岗位的工作,该岗位的工作是否是自己理想的工作。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担任空中管制员,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要求吧。
一、对数字的分辨力和记忆力
管制工作每天与航空器打交道,大量的信息与数字有关,如:航空器编号、航班号、航路代号、航空器的速度和高度以及通话频率等。工作中,管制员不但要对数字信息快速反应并记忆,又要进行分辨。有些管制员在这一能力上有欠缺,实际工作中经常呼错航班号,电报派发时高度速度出现错误。
二、空间的立体思维能力
空中交通管制的方法是对航空器进行三维间隔,包括:侧向间隔、纵向间隔和垂直间隔。飞行员按管制员的指令,以不同的速度不间断地从事航空器的运动,如:爬高、下降、转弯等;二次雷达不间断地向管制员提供航空器的方位,距离及高度等信息;一次雷达向管制员提供航空器的方位和距离等二维信息;程序管制中,飞行员通过无线电向管制员报告其位置和高度,无论哪一种管制方式,管制员都应将所获得的信息转换为三维图像。这就是管制员应具有的空间的立体思维能力。
三、语言表达能力
目前的管制工作中,管制员与飞行员的交流主要以通话形式进行。一般认为,人与人的相互交流只有在听觉、视觉和动觉得以最佳配合时,信息才能达到最佳沟通。然而,管制工作中,管制员与飞行员天各一方,其交流只能通过电波这一媒介。受通信质量的影响等各方面影响,陆空通话的过程远比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语言交流过程复杂得多。实际工作中,管制员使用专业术语频频向航空器发出各项指令,飞行员频频作答并按指令实施飞行。为防止歧义,管制员发音要纯正,口齿要清楚,语言表达要准确和标准。
四、工作条理性及精力分配
管制员工作时要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既要与飞行员进行陆空电通话,有同时监视屏幕上飞机标牌的运动;既要对计算机的鼠标键盘进行操控,又要处理飞行进程单上的飞行数据,可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其工作的计划性、条理性十分重要。管制员应了解自己目前工作的轻重缓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自己要有顺序,调理要清。
五、未来趋势的预测能力
预测是管制员需要经常进行的前期工作。成熟的管制员善于在航空器较少或冲突不大的情况下预先对未来某一时间段的空中交通状况进行思考,根据已获得的动态信息,如:航空器预计进入本区域边界的时间和高度,未来工作的繁忙程度,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飞行冲突做出大致估计,冲突的解决预案,下一步决策奠定基础。
六、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根据预定目标做出某种行动的决定能力,同样是管制员的一项经常性思维活动。如:一架进港航班距跑道越来越近,在跑道上的飞机却迟迟不起飞,如何处理?航空器未按指令保持高度,两架飞机的雷达目标在荧光屏上同高度汇聚,如何处理?相类似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管制员应及时做出决策。
七、情绪和心态的自我控制能力
管制工作似乎有这样一个规律,即:航空器多时,往往不易发生问题,原因是此时的工作极为刺激,管制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较敏捷且反映较快;而在航空器少时,尤其是高峰过后,管制员的情绪顿时松弛下来,思维变得迟缓,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这时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刻。我国2010年出现过的间隔小于规定的事件中,都是在飞行量较小的时候。因此,管制员应善于把握和控制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性,控制和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八、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置的能力。该能力通常是以管制员的智力、技术和经验为基础的。管制工作中,空中情况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原有的管制预案瞬间被突然打乱,如:航空器发生失火、液压系统失效、通信联络中断等,遇有此类特殊情况,管制员应能迅速改变原定方案,沉着镇定,以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从容处之。
九、协调能力
管制工作系以班组为单位,由多个席位、多名管制员共同完成的。有席位与席位之间的协调通报,有单位内站掉和情报与塔台的协调通报,有管制区间以及军民航管制单位间的飞行动态互相通报,航空器的管制责任要进行移交,联系频繁,关系紧密。管制员应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与各环节的单位和同事和睦相处,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做好管制工作。
以上就是有关空中管制员的相关信息,如果有对这个职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继续关注相关信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