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图形验证码(不区分大小写)
【字体: 大 中 小】
站在三尺讲台已经十二年了,每当清晨走进校园,听到孩子们清脆的"老师好",心里还是会涌起一股暖流。这份职业带给我的感动和成长,远比我当初想象的多得多。
记得刚当班主任那年,班上有个叫小杰的男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次批改周记,发现他写道:"今天生日,奶奶煮了鸡蛋,要是爸爸妈妈能回来就好了..."我的眼眶一下子就湿了。第二天,我组织全班给他过了个简单的生日,看着这个平时倔强的男孩红着眼圈吹蜡烛的样子,我突然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温暖心灵。
在教学上,我特别喜欢和孩子们"较真"。讲《西游记》时,我们会争论孙悟空到底算不算英雄;学数学应用题时,常常为不同的解题思路争得面红耳赤。有次为了证明谁的方法更简便,我和课代表小林直接在黑板上"比武",全班同学当裁判。这种充满活力的课堂,才是学习该有的样子吧?
当然,教书育人的路上也不全是欢声笑语。去年遇到一个特别叛逆的女生,染发、逃课、顶撞老师。有次我找她谈心,她直接说:"老师你别管我了,反正我也考不上高中。"那天晚上我失眠了,翻来覆去想该怎么帮她。后来我发现她文笔特别好,就鼓励她参加作文比赛,还经常把她的作文当范文读。慢慢地,这个"刺头"开始交作业了,今年教师节居然给我写了封长长的感谢信。
要说当老师最欣慰的时刻,莫过于看到学生的成长。记得教过的第一届学生去年大学毕业,有个男生特意来看我,说:"老师,您当年说的'做人要比读书更重要'这句话,我记到现在。"这种时候,就会觉得所有的早出晚归都值得。
不过也有遗憾。去年疫情期间上网课,有些孩子家里没网络,学习落下一大截。虽然后来尽力补课,还是觉得亏欠了他们。现在想想,要是当时能早点想到轮流去学生家里辅导就好了。
最近我在尝试把生活场景搬进课堂:用超市小票教数学,用新闻时事教议论文,还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观察植物写作文。虽然备课更费时,但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再累也开心。
教育就像养花,急不得也慢不得。这些年我越来越懂得,好老师不一定要多厉害,但一定要真心爱学生。每当毕业的学生发来信息,或是走在街上突然听到一声"老师",那种幸福感,什么都比不了。
未来的路还长,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但只要能继续站在讲台上,我就会用全部的热情和耐心,陪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慢慢成长。毕竟,教育最美的风景,永远在下一站。
2025-07-08 00:05:43
2025-07-08 00:05:43
2025-07-08 00:05:43
2025-07-08 00:05:43
2025-07-08 00:05:43
2025-07-08 00:05:43
2025-07-08 00:05:43
2025-07-08 00:05:42
2025-07-08 00:05:42
2025-07-08 00:05:42
2025-07-08 00:05:42
2025-07-08 00:05:42
2025-07-08 00:05:42
2025-07-08 00:05:42
2025-07-08 00:05:40
2025-07-08 00:05:38
2025-07-08 00:05:10
2025-07-08 00:05:10
2025-07-08 00:05:10
2025-07-08 0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