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阐述观点时,可以配合适当的手势来辅助表达。比如在说明一个过程的几个步骤时,可以随着话语的节奏轻轻点数;在描述一个整体概念时,可以用手掌做一个温和的环绕动作。
如果说话时不需要手势,可以让双手在身前自然相握,轻轻置于桌面上。这个姿势既显得稳重,又不会太过拘谨。保持双手放松,指尖不要因为用力而发白,手腕也不要僵直。
手中可以握着一支笔或拿着记事本,这些小物件能有效缓解双手的无措感,但切记不要不停地转笔或反复翻动本子。在面试官发言时,可以适时低头记下要点,这个动作不仅能帮助你集中注意力,也让双手有了明确的任务。
无意识地敲打桌面,反复整理衣角,或是不停地摸鼻子,这些细微的动作往往比言语更能暴露内心的不安。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这些习惯,不必慌张,只需轻轻将双手交叠置于膝上,深呼吸,然后重新开始。

坐姿也会影响双手的摆放,稍稍向前倾的坐姿会让双手自然地落在桌面上,向后靠时双手则可以舒适地放在扶手上。调整坐姿的过程,其实也是给双手重新寻找位置的好机会。
当你全身心投入到与面试官的交流中,你的肢体语言自然会与谈话内容融为一体。你的手势会随着讲述的故事而起落,你的表情会随着讨论的内容而变化,一切都变得浑然天成。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面试官对手势的接受程度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小幅度的、优雅的手势是普遍受欢迎的。而过于夸张的动作或频繁的手指动作则可能适得其反。观察面试官的反映,如果对方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专注,说明你的表达方式很合适;如果对方略显不适,可以将动作幅度稍稍收敛。
面试结束时,起身的动作也要保持从容。轻轻推开椅子,自然地站直身体,双手可以自然垂放在身侧。与面试官道别时,如果对方伸手,可以稳健地与之相握;如果没有握手的环节,微笑点头也是得体的告别。
下次面试时,试着把注意力放在与面试官的交流上,让你的手自然地跟随你的心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