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学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在科研、教育、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管理、生产经营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
主要学习生物学(包括形态分类,生理生化,遗传育种)、化学(基础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和水化学)和水域环境学(生态系统,环境分析,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掌握水生动植物增养殖、营养与饲料、病害与防治、人工育苗育种、水域环境管理调控、生态修复等基本知识及较强的实验实践基本技能。了解水产增养殖学和生命科学发展前沿,熟悉水产资源及环境保护,水产养殖与捕捞等方面的政策。学生毕业后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人格修养: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 崇尚科学, 坚持真理,具有爱农知农为农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2.职业能力:具备扎实的水产动物增养殖、营养与饲料研发、病害防治以及渔业资源和水产品加工等 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并胜任相关领域的工作。
3.团队协作: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以及沟通、协调、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在团队中能够发挥骨干作用并与成员一起开展具体的工作。
4.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通过持续的自主学习而及时更新知识,准确把握水产行业发 展趋势,适应岗位工作和事业发展要求。
5.竞争能力: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参与交流、合作与竞 争,适应科技和社会经济新发展。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途径包括考研、出国、水产研究所、海洋渔业局或水产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动植物检疫检验、卫生防疫部门、学校、国企、私企及自主创业等。
负责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从事渔政管理,资源利用与保护,技术推广等;水产养殖及饲料加工等企业从事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和水产贸易等;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学,技术服务;自主创办水产养殖相关技术服务企业;继续攻读水产养殖学,水生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