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伊始,目光接触至关重要。当与对方初次见面,主动、大方地对视,传达出尊重与自信。眼神中要饱含热情与真诚,避免闪躲或游离,不然会让对方觉得你心虚、缺乏底气。比如,握手时,保持眼神交汇,微微点头示意,简单的动作配合专注的眼神,能迅速拉近彼此距离,为谈判营造良好开端,让对方感受到你的重视与合作诚意。
谈判过程中,注视的时长和区域很有讲究。注视时间不宜过长,直勾勾地盯着对方,会给人压迫感;也不能过短,频繁转移视线,显得心不在焉。一般保持4 - 6秒的目光接触,再自然移开,随后适时转回,形成有节奏的交流。在注视区域上,主要聚焦于对方的双眼与额头之间的三角区域,这是“公务注视区”。在阐述己方观点、表明立场时,凝视此区域,展现出坚定与专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话语分量;倾听对方发言时,适当将视线落在对方眼睛与鼻子之间,传递出认真聆听的态度,鼓励对方畅所欲言。
通过眼神洞察对方心理,是谈判中的高阶技巧。眼神能泄露内心的真实想法,仔细观察对方瞳孔变化、眼皮眨动频率等细节。如果对方瞳孔放大,可能对某个话题感兴趣或感到兴奋;频繁眨眼或许是紧张、焦虑的表现。当对方回避你的目光,可能在隐瞒信息或对当前讨论内容有所保留。例如,在谈及合作价格时,对方眼神闪烁、不敢直视,那很可能在价格底线方面有所顾虑,你便可据此调整策略,进一步探寻对方的真实想法。
眼神交流要与语言、肢体动作协同配合。说话时,配合恰当的眼神,增强表达效果。比如强调关键条款,加重语气的同时,目光坚定地看向对方,强化信息传递。肢体动作也要自然协调,身体微微前倾,保持开放姿态,与专注的眼神相呼应,展现出积极投入的态度。反之,跷二郎腿、靠在椅背上,眼神散漫,会给人傲慢、不重视的印象。
面对谈判中的突发状况,眼神交流同样能发挥作用。陷入僵局时,用平和、友善的眼神安抚对方情绪,传递出愿意协商解决问题的信号;当己方做出让步,眼神中要流露出豁达与期待,让对方感受到诚意,推动谈判继续进行。
商务谈判中的眼神交流是一门微妙的艺术,从开场的目光接触,到过程中的注视技巧、心理洞察,再到与其他沟通要素的配合,每个环节都影响着谈判的氛围与结果。掌握这门艺术,谈判者便能在无声的交流中占得先机,促成双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