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本科专业属于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是目前全国通过审批设置的该类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新专业。融合教育通过让特殊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适应教学常规、提升认知技能、增强社会互动等,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发展。
开设主要课程:
融合教育研究方法、学前融合教育学、融合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导论、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行为矫正技术、特殊儿童语言行为方法、儿童游戏理论、儿童社会性发展、0-6岁儿童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特殊儿童干预方法等。
就业前景:
第一,就业范围广: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学前融合教育师资,以解决融合教师或者师资紧缺问题。主要以培养具备融合教育观念、知识和技能,能在资源中心(教室)、融合教育中心、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康复机构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进行教育教学的应用型融合教育教师为主。
第二,政策需求足:2022年1月,教育部制定《“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5年要让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同时《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将融合教育全面推进,鼓励普通幼儿园接受具有能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就近入园随班就读。学前融合教育事业将会快速发展,学前融合教育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三,教师待遇优:
教师享有特殊津贴。普通学校专职资源教师享受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同等的特教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28条规定:“特殊教育教师和手语翻译,享受特殊教育津贴”一些地方政府将本地区特殊工作者享受的标准提高到25%或30%,并且规定将其纳入长期从事特教工作教师的退休金。切实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落实并完善特殊教育津贴等工资倾斜政策。
另外还有丰富的工作补助。为送教上门教师、承担“医—教—康”结合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交通补助。对普通学校、幼儿园承担随班就读、随园保教教学管理任务的教师,在绩效工资核定中给予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