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贷
信贷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
通常包括银行存款、贷款等信用活动,狭义上仅指银行贷款,广义上同“信用”通用。
信贷是社会主义国家用有偿方式动员和分配资金的重要形式,是发展经济的有力杠杆。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常常被称作银行信用贷款。
信贷通常是以银行作为中介,个人或者企业向银行进行贷款,银行经过信用审查后,向贷款人进行货币资金的发放。放款条件主要是根据“信用”来审核,查询到央行的定义为,企业客户至少在AA-级以上;经营收入核算利润总额近三年持续增长,负债率低于60%;企业承诺不以其有效经营资产向他人提供保证。个人主要是考核征信系统是否良好。
二、贷款
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
是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出借的货币资金,从中赚取利息的一种出借形式,比较常见的有票据贴现、透支、担保等等贷款方式,以此来增加银行的利息收入。这其中有大家比较常见的住房抵押贷款、车贷等经营类贷款,也有装修贷款、助学贷款、旅游贷款、消费品贷款等担保类贷款。贷款渠道除了银行外,还有网上和手机APP进行申请,这也是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灵活便捷性。
三、区别
1.范围不同
信贷仅指无担保贷款,即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不需要提供抵押担保,凭借个人信用向贷款机构申请贷款;贷款范围更广,包括抵押贷款和无担保贷款。
2.风险不同
因为信贷是无抵押释放的,贷款机构承担的风险更大;贷款涉及抵押贷款,也就是说借款人办理抵押贷款时,需要提供符合贷款机构要求的抵押物。在这种情况下,贷款机构承担的风险会小得多。
3.贷款利率不同
与抵押贷款相比,信贷的贷款利率要高得多。
现在的银行竞争非常激烈,贷款利率通常是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上浮,那么消费者在进行贷款时,认为要尽量做到货比三家的原则,选择某一时间段内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的银行,进行申请相对应的贷款。这里要注意民间借贷虽然借款比较方便,但是没有正规的信用模式,并且缺乏市场监管措施,存在很大的风险,消费者一定要深思熟虑后再做出决定,认真阅读合同的条款后,了解自己应有的权利,并把合同和借据妥善保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