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毕业生看来,简历是求职的第一关,一份优秀的简历,能让自己获得更多机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也让简历优化成了热门的生意。事实上,对简历进行优化一直都有。只不过以前是毕业生自己想方设法完善自己的简历,或者找老师、学长学姐们帮忙指导,现在是花钱请人对简历进行更专业的包装。
对于应聘者来说,如实陈述简历内容是应尽的义务。简历无论如何优化,都要有实际经历做支撑,都不能弄虚作假。
如果毕业生经验不足、资历不够,却对简历进行过度“整容”,明明没参加过学生会,没当过班干部,却写自己是优秀干事,擅长沟通协调;明明没有在某个公司实习过,却在简历上大书特书……应聘者即便被聘,在后续的试用期考核或者实际工作中,谎言也会一一暴露出来。
有HR就在网上吐槽称,简历造假在面试时很容易露馅,多问几个问题就暴露无遗。很多行业圈子不大,简历造假会很快传开。即使面试时侥幸蒙混过关,入职后能力不相匹配,被发现简历造假,也可能被公司以欺诈为由宣布合同无效。而通过简历造假赢得工作机会,对其他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对于提供简历优化服务的店铺来说,正如相关律师所说,简历造假过程中,如果涉及伪造国家机关印章,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等行为,会涉嫌犯罪。这两年,各地好不容易把“天桥”上办假证的情况遏制住,如果通过简历优化服务“死灰复燃”,是对原来打击成果的亵渎。
同时,求职者也应树立正确就业观,比简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竞争力,“优化简历”不如优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