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格规定》《实施办法》出台的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
答:精算师是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和管理的专业人员,在保险经营、风险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12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将精算师纳入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高度重视我国精算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我国精算力量,在反复研究论证、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制定发布了《资格规定》《实施办法》。
二、《资格规定》《实施办法》的起草原则是什么?
答:《资格规定》《实施办法》在起草中坚持以下四项原则:一是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精算发展之路。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立足我国金融保险实际,设置我国亟需的寿险、非寿险、社会保险与养老金计划、金融风险管理等专业类别,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算师职业资格管理和考试体系。二是借鉴国际,推动保险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借鉴国际成熟精算师考试制度,研究制定我国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类别、考试科目以及资格管理、继续教育要求等,推动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是结合实际,吸引培养更多精算人才。立足我国保险业实际,科学设定报名条件,优化考试科目,为我国金融保险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精算人才。四是加强管理,打造高质量精算人才队伍。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精算师执业的关键,通过实行登记制度、建立诚信档案、加强继续教育等方式,强化对精算师的管理,打造高质量精算人才队伍。三、精算师职业资格如何分级,对应的考试科目是什么?
答:《资格规定》明确,我国精算师职业资格包括准精算师、正精算师两个级别,准精算师资格是取得正精算师资格的前提条件。其中,准精算师应掌握基础的精算理论和技能,具备从事精算相关岗位的专业素质;正精算师应深入掌握精算理论和技术发展前沿,具有较强的精算实践能力,具备从事高级精算岗位或精算管理岗位的综合素质。
《实施办法》规定,准精算师级别考试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金融综合》《精算数学》《精算模型与数据分析》《精算风险管理》等5门科目。正精算师级别考试分为寿险、非寿险、健康险、社会保险与养老金计划、金融风险管理、资产管理、数据科学等7个专业类别,每个专业类别包括1门公共科目、3门专业科目以及1门选考科目,以满足我国多领域对精算人才的需求。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