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研发具有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根据《2020年中国新药研发行业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l期临床药物最终获批概率仅有11.30%,即使进入Ⅲ期临床成功率也只有53.40%,临床阶段整体费用占比高达70%。
从政策层面看,中国医药行业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自2016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发布关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多项政策,大量国产仿制药的质量与疗效需经过一致性评价的检验,仿制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拉开序幕。同时,国家多部门出台优化审评审批制度、推出“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简化临床试验批准程序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国内医药产业由仿制药向创新药升级转型,鼓励更多具备临床价值的新药快速进入临床阶段。
药物研发行业发展趋势
1、创新药医保准入,结构优化趋势明显
2019年以来,医保目录在扩容的同时进行了结构优化,调出临床价值不高的药物,为优质创新药腾出空间。从结果上看,从2019到2021,我国公立医院终端药品销售额格局较大变化,以仿制药为代表的集采品种从2019的12.67%下降到2021的6.64%,而以创新药为代表的国家谈判品种从2019的5.73%增长到2021的9.29%。未来,预计医保目录“腾笼换鸟”的逻辑仍将继续,医保目录结构优化将为疗效好、竞争壁垒高的创新药进入市场提供更多的支持。
2、医保基金压力缓解,加速创新药行业分化
医保基金目前构成我国医疗支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医疗需求增加,医保基金压力将长期存在。2020年,我国基本医保基金收入24846亿元,增速为1.74%;同年我国基本医保基金支出为21032亿元,增速为0.85%,收入增速大于支出增速,且均呈现放缓趋势。2021年《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指出,集采以来,患者用药负担明显减轻,医保基金压力大大缓解。截至2021年9月,累计节约医保基金费用约2500亿元。医保基金盈余方面,2020年我国医保基金盈余为3814亿元,增速为6.92%,与前两年相比,增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未来价格谈判、集采等控制药价的措施仍将成为国家稳定医保基金的有力工具。控费措施将加速创新药行业的分化,竞争格局缓和、创新性强的的创新药产品将在价格博弈中占有更大的话语权。
近年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2020年全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817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0%。2021年1-10月健康险保费收入为7435.64亿元,增速为3.82%,增速与2020年相比有所下降。健康险保费赔付方面,2021年1-10月为3351.42亿元,增速为52.17%,赔付支出保持较快增速。未来商业险或将成为创新药支付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