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就与大家来聊一聊关于国企和央企!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国企这个概念,我们先回到企业的本质。
企业存在是以盈利为目的,从而进行生产经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所谓国企一般指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同时具有商业类和公益类的特点,其商业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根据直接管辖部门不同,职责定位、企业概念、发展空间、企业规模不同,国企又可以细分一个种类出来,也就是央企;
两者的区别:
国企是由当地政府统辖的,直接受制于当地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央企则是由国务院相关部门直接管理。
对国企工作的认知
1、工作稳定:相对于外企或者民企,国企就是稳定的代言人。虽然工资不算高,不能保证的生活大富大贵,但是一般在国企工作,不会轻易开除员工。在很多家长的眼里,习惯于将国企工作称之为“铁饭碗”,可以一做就是一辈子,相信很多50年代的家长,特别是在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工作退休的,都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
2、工作轻松:国企工作较为宽松,一股是朝九晚五,并且周未还会有双休,也没有严苛的绩效考核,工作内容相对轻松。
3、工作正规:既然是国企,那么用工时就会遵循国家所制定的法规政策,遵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内容制定企业内部的工作制度,这点必然会给员工带来很大的安全感。
4、福利待遇优厚:在很多人眼中,国企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五险一金都会交全,而且比例比较高,各种补助、奖金都有相应的标准和保障;节假日还会有相应的福利与假期。
实际国企的现状
1、关于轻松和稳定:并不是所有国企工作都轻松、稳定,过去”一杯茶一张报一上午”的情况,基本上是没有了。回到企业的本质,一家企业的动力在于源源不断的生产并输出价值。现在不少国企央企嘴边常挂一句话:我们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企业。
这就意味着其实国有企业在某个领域和市场中,和其他性质的企业是同等竞争的,比拼的都是技术、服务和质量。
在这种前提下,除了国家主责调控的企业(如中国烟草、中石油、中石化等),其实都是在同一个平台上去竞争。实际工作中,加班也是常有的事,毕竟任何企业都希望"以奋斗者为本”。
再说个极端的状况,如果某个国企效益不好,就会经历区域调整、业务调整甚至公司合并等过程,那么这样来就谈不上轻松或稳定了。
另外,所谓的稳定,是相对的,在国企里也有不断被边缘化的稳定,很显然这是和青年所面临的职业机会成本不匹配的。
2、国企内部的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个很容易理解,你想想啊,那么多人想进国企,就会导致水涨船高,想进入国企的门槛也就越来越高。进入国企的员工,一个比一个学历高,有能力,那么就会势必引发激烈的人才竞争。
纵观最近几年,国企里越来越多的项目总、区域总经理是85后,甚至是90后,这样的内部竞争,是肉眼可见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