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回见面时,主动真心地搭话,能给记名字打个好基础。问问人家名字咋写、有啥含义,或者平时都叫啥简称,比如“你这‘欣’,是欣喜的欣不?”,这么聊既显得你上心,也能帮着加深印象。另外,把名字和人家的特点绑一块儿也管用,比如“坐窗边的周主管”“总笑盈盈的技术小李”,借着看见的样子或场景当线索,让抽象的名字变具体。
用谐音联想、编小段子,都是常用的记名字招儿。把不熟的名字换成熟悉的声音或画面,比如“赵阳”能想到“照亮阳光的人”,“陈默”或许能联系到“安静但幽默”。哪怕联想有点随便,只要能帮着记,试试也没啥。还有,把同事按团队、项目或者干啥活的归成组,一块记,也能少费点劲。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收了名片、加了好友,赶紧在备注里记点关键的——比如人家在哪个部门、在哪儿见的面,或者聊过的共同话题,下次聊天前扫一眼,显得你特别用心。每天花一两分钟想想当天认识的新同事,坚持下来记的就牢了。
真想把名字记扎实,还得实际用起来。第二天见面主动叫人家,比如“王工早啊!昨天说的材料我准备好了”,用得多了,记忆就深了。多参加集体活动,午饭、开会或者在茶水间多接触、自然聊聊天,慢慢就把人和名字对上了。
忘了名字也正常,别太慌。记不住本就是记东西的一部分,大多人都能理解。要是真忘了,大大方方礼貌问问:“不好意思,再跟我说下你咋称呼呗?”坦诚的样子反而可能让人家更有好感。
也能看看办公座位图、公司组织架构图,或者内部的社交平台,多熟悉同事,把名字和人家的脸、坐哪儿、喜欢啥绑在一起,形成立体的记忆网。这点投入看着小,却能在平时合作里攒下不少沟通的好处。
记同事名字,是种低调但管用的感情投资——意思就是“我在意你,认可咱们的合作和关系”。从今天开始,试试用有条理又自然的办法练、办法用,让每个名字都成为职场里真心相处的开头。
记住名字,是职场中最小的尊重,也是最好的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