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录用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由人事部门统一组织,科目有行政能力测试、申论和综合知识。行政能力测试主要测试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觉速度和准确性、言语理解及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五个方面的能力;申论主要测试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分析与文字表达能力;综合知识主要测试机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知识面,内容涉及时事政治、中国近现代史常识、自然科学常识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知识四个方面。面试由各用人部门分别组织,主要考察机关工作人员的仪容仪表、语言表达能力、个人基本素质。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一道公务员面试典型题目解析:
题目:鲸鱼经常成群结队的在海里生活,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行,从深海到海湾,再从海湾到浅滩,但很多鲸鱼在浅滩困住了自己的身躯,附近的渔民们很疑惑。后来海洋生物学家给出了答案,因为鲸鱼喜欢吃沙丁鱼,一看到沙丁鱼就会疯狂的进行追逐,一直追到浅滩上面并深陷其中,再也没法动弹,最后面临死亡。请谈谈启示。
我们以上述题目为例,和大家分享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帮助大家发散思维,从题目信息中挖掘道理。
因果分析
哲理故事的结尾往往是主体的结果,而结果的好坏则和起因过程密切相关,是什么原因导致结果,这个原因就是我们得到的道理。以上述题目为例,在文中可以看到很多鲸鱼的结果是搁浅死亡,我们可以思考是什么导致鲸鱼搁浅,根据题目信息,可以看到鲸鱼对沙丁鱼的疯狂追逐,也是对美味的贪婪,所以切莫贪婪;从沙丁鱼来看他的结果是逃脱危险,原因则是沙丁鱼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游到浅滩,所以要扬长避短;而从渔民的角度来说,他们的疑感得到了解答,原因在于专业人士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请教。
价值认同
利用因果分析法时,就要根据结果原因,但是有时候我们在题目中并不能找到结果。如鲸鱼成群结队,向着一个目标行动,这里并没有结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结合实际,产生共鸣,进而得出道理,虽然题目中未有结果,但是我们都知道鲸鱼成群结队是为了合作捕猎,同样我们也需要团队协作。对故事中行为产生的价值认同也可以帮助我们得出道理。
总的来说哲理故事道理要从题干信息出发,由果推因,带入情境产生价值认同,进而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