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拟订水利战略规划和政策,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组织编制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重大水利规划等。
对于大家来说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工作,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水利局面试的常见问题吧。
1、水利规划的原则与步骤是什么?
编制各类水利规划的基本原则是:
①从实际出发,一切通过调查研究。调查的基本内容,一般应包括治理开发的对象、条件和要求。要根据规划要求,选择合理的调查方法,注意调查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代表性和适用性,对调查反映的问题要作出定量或定性判断。
②从整体出发,按照规划范围内存在问题和具体条件,统筹兼顾,统一安排。要处理好水利建设与国土整治全局的关系,使水利建设与其他建设密切结合;处理好各部门、各地区的权益,最大限度地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干支流治理与流域治理的关系,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巩固完善原有工程设施与新增其他工程设施的关系,全面发挥各项工程效果;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的关系,综合考虑社会总投入产出的平衡,有重点地解决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关系,既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又保护、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③综合治理、综合利用。消除水害必须根据各种自然灾害间的内在规律,采取综合措施;兴利必须根据各部门的用水需要和特点,尽可能相互配合。除害和兴利也要紧密结合,防止顾此失彼。
④因时、因地制宜,从多方面研究选择切实有效的措施。既考虑必要的水利措施,也考虑农业、林业等非水利措施,既采用工程措施,也采用管理、立法等必要的非工程措施。
编制水利规划,一般都采取分阶段进行,由粗到细,逐步深入。不同类型规划的内容各有侧重,但大都可概括为:问题识别、方案拟定、影响评价、方案论证等四个步骤。在规划的全过程中,这四个步骤不能截然分开,要反复进行。
2、对统一中国起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是哪座?它和哪两座工程一起被称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
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起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是郑国渠。
战国末年,秦国逐渐强大,日益威胁着东方诸国。紧邻的韩国怕秦出兵东伐,便使出“疲秦”之计,派水工郑国去劝说秦国修建水利工程,企图使秦国的力量能集中在国内,无暇东顾。秦国采纳了郑国的建议,
于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凿泾水修渠。施工之后,秦国发现中计,打算杀死郑国。郑国对秦王说,兴修此渠只能“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认为有理,让他继续修渠,历经十余年而渠成。
郑国渠西起泾河,东至洛水,绵延三百余里,灌溉面积达四万余顷。泾水浑浊,挟带的泥沙中含有大量有机质,能增加土壤肥力,改造盐碱地,提高了产量,亩产达一钟(约为现在的250斤),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增加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郑国渠、灵渠和都江堰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著名的水利工程。
3、谈一下水利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我认为,总体来说,水利工作者应具备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行业传统和“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同时也应具有掌握最先进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并能应用于水利工作一线的能力素质。
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重要的素质必须具备:
第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水利是一个以造福人民为己任的艰苦行业,待遇偏低,一旦选定水利工作为自己的职业,就决不能仅仅作为个人谋生的手段,必须树立从事水利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目标归属感,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摆在第一位,将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有机结合,决不能做有悖人民利益和有违职业良心的事情。
第二,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强。
能力,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受到尊重的前提,因而水利单位需要水利新人在工作中能随时、有技巧、主动吸收新知识、新经验,并及时地把它们运用到工作中去,学习能力本身(即学习如何学习)是水利新人不能缺少的一种基本特质,也是职业能力的一种体现。